Tuesday, November 15, 2005

卷十

卷十

物异

  秦镜:舞溪古岸石窟有方镜,径丈余,照人五藏,秦皇世号为照骨宝,在无劳县境山。

  风声木:东方朔西郍汗国回,得风声木枝,帝以赐大臣。人有疾则枝汗,将死则折。应人生年未半枝不汗。

  汉高祖入咸阳,宫宝中尤异者有青玉灯檠,高七尺五寸,下作蟠螭,以口衔灯。灯燃则鳞甲皆动,炳焕若列星。

  珊瑚:汉积翠池中,珊瑚高一丈二尺,一本三柯,上有四百六十二条,是南越王赵佗所献,号为烽火树。夜有光影,常似欲燃。

  石墨:无劳县山出石墨,爨之弥年不消。

  异字:境山西有石壁,壁间千余字,色黄,不似镌刻,状如科斗,莫有识者。

  田公泉:华阳雷平山有田公泉,饮之,除肠中三虫。用以浣衣,胜灰汁。

  萤火芝:良常山有萤火芝,其叶似草,实大如豆,紫花,夜视有光。食一枚,心中一孔明。食至七,心七窍洞彻,可以夜书。

  石人:寻阳山上有石人,高丈余。虎至此,辄倒石人前。

  冬瓜:晋高衡为魏郡太守,戍石头。其孙雅之在厩中,有神来降,自称白头公,所拄杖光照一室。又有一物如冬瓜,眼遍其上也。

  豫章船:昆明池汉时有豫章船一艘,载一千人。

  铜驼:汉元帝竟宁元年,长陵铜驼生毛,毛端开花。

  篊:晋时钱塘有人作篊,年收鱼亿计,号为万匠篊。

  碑龟:临邑县北有华公墓,碑寻失,唯趺龟存焉。石赵世,此龟夜常负碑入水,至晓方出,其上常有萍藻。有伺之者,果见龟将入水,因叫呼,龟乃走,坠折碑焉。

  陆盐:昆吾陆盐,周十余里,无水自生末盐。月满则如积雪,味甘;月亏则如薄霜,味苦;月尽则全尽。

  颍阳碑《魏曹丕受禅处》,后六字生金。司马氏金行,明六世迁魏也。

  泉:元街县有泉,泉眼中水交旋如盘龙。或试挠破之,寻手成龙状。驴马饮之,皆惊走。

  石漆:高奴县石脂水,水腻浮水上如漆,采以膏车,及燃灯,极明。

  麝(衤登):晋时有徐景,于宣阳门外得一锦麝(衤登)。至家开视,有虫如蝉,五色,后两足各缀一五铢钱。

  玉龙:梁大同八年,戍主杨光欣获玉龙一枚,长一尺二寸,高五寸,雕镂精妙,不似人作。腹中容斗余,颈亦空曲,置水中,令水满,倒之,水从口出,水声如琴瑟,水尽乃止。

  木字:齐永明九年,秣陵安明寺有古树,伐以为薪,木自然有“法大德”三字。

  木简:齐建元初,延陵季子庙旧有湧井,井北忽有金石声,掘深二尺,得湧泉,泉中得木简,长一尺,广一寸二分,隐起字曰“庐山道士张陵再拜谒”。木坚而白,字色黄。

  赤木:宗庙地中生赤木,人君礼名得其宜也。

  红沫:练丹砂为黄金,碎以染笔,书入石中,削去逾明,名曰红沫。

  镜石:济南郡有方山,相传有奂生得仙于此。山南有明镜崖,石方三丈,魑魅行伏,了了然在镜中。南燕时,镜上遂使漆焉。俗言山神恶其照物,故漆之。

  承受石: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,其下澄潭,时有见此石根如竹,色黄,见者多凶,俗号承受石。

  锥:中牟县魏任城王台池中,有汉时铁锥,长六尺,入地三尺,头西南指,不可动。

  釜石:夷道县有釜濑,其石大者如釜,小者如斗,形色乱真,唯实中耳。

  鱼石:衡阳湘乡县有石鱼山,山石色黑,理若生雌黄,开发一重,辄有鱼形,鳞鳍首尾有若画,长数寸,烧之作鱼腥。

  铜神:衡阳唐安县东有略塘,塘有铜神,往往铜声激水,水变为绿,作铜腥,鱼尽死。

  材:中宿县山下有神字,溱水至此沸腾鼓怒,槎木泛至此沦没,竟无出者。世人以为河伯下材。

  鼓杖:含洭县翁水口下东岸有圣鼓杖,即阳山之鼓杖也。横在川侧,冲波所激,未尝移动,众鸟飞鸣,莫有萃者,船人误以篙触,必患疟。

  井:石阳县有井,水半青半黄。黄者如灰汁,取作粥饮,悉作金色,气甚芬馥。

  燃石:建城县出燃石,色黄理疏,以水灌之则热,安鼎其上,可以炊也。

  石鼓:冀县有天鼓山,山有石如鼓,河鼓星摇动则石鼓鸣,鸣则秦土有殃。

  半汤湖:句容县吴渎塘有半汤湖,湖水半冷半热,热可以瀹鸡。皆有鱼,发入辄死。

  盐:朐腮县盐井,有盐方寸,中央隆起如张伞,名曰伞子盐。

  泉:玉门军有芦葭泉,周二丈,深一丈,驼马千头饮之不竭。

  伏苓:沈约谢始安王赐伏苓一枚,重十二斤八两,有表。

  古镬:虢州陵县石城岗有古镬一口,树生其内,大数围。

  君王盐:白盐崖有盐如水精,名为君王盐。

  手板:宋山阳王休佑,屡以言语忤颜。有瘐道敏者,善相手板,休佑以己手托言他人者,瘐曰:“此板乃贵,然使人多忤。”休佑以褚渊详密,乃换其手板。别日,褚于帝前称下官,帝甚不悦。

  鼠丸:王肃造逐鼠丸,以铜为之,昼夜自转。

  木囚:《论衡》言,李子长为政,欲知囚情,以梧桐为人,象囚之形,凿地为臼,以芦苇为郭,藉卧木囚于其中。囚当罪,木囚不动;囚或冤,乃奋起。

  苏秦金:魏时洛阳令史高显掘得黄金百斤,铭曰“苏秦金”。

  梨:洛阳报德寺梨,重六斤。

  甑花:滕景真在广州七层寺,元徽中罢职归家。婢炊,釜中忽有声如雷,米上芃芃隆起。滕就视,声转壮,甑上花生数十,渐长似莲花,色赤,有光似金,俄顷萎灭。旬日,滕得病卒。

  金:金中蝼顶金最上,六两为一垛,有卧蝼蛄穴及水皋形,当中陷处名曰趾腹。又铤上凹处有紫色,名紫胆。开元中有大唐金,即官金也。

  玄金:唐太宗时,汾州言青龙、白虎吐物在空中,有光如火,坠地陷入二尺,掘之,得玄金,广尺余,高七寸。

  芝:天保初,临川人李嘉胤所居柱上生芝草,状如天尊,太守张景佚拔柱献焉。

  龟:建中四年,赵州宁晋县沙河北有大棠梨树,百姓常祈祷。忽有群蛇数十,自东南来,渡北岸、集棠梨树下为二积,留南岸者为一积。俄见三龟径寸,绕行积傍,积蛇尽死,乃各登其积。视蛇腹,各有疮,若矢所中。刺史康日知图甘棠,奉三龟来献。

  雪:贞元二年,长安大雪,平地深尺余,雪上有熏黑色。

  雨木:贞元四年,雨木于陈留,大如指,长寸许,每木有孔通中,所下其立如植,遍十余里。

  齿:梵郍衍国有金轮王齿,长三寸。

  石柱:劫化他国有石柱,高七十余尺,无忧王所建,色绀光润,随人罪福影其上。

  旃檀鼓:于阗城东南有大河,溉一国之田,忽然绝流。其国王问罗洪僧,言龙所为也。王乃祠龙,水中有一女子,凌波而来,拜曰:“妾夫死,愿得大臣为夫,水当复旧。”有大臣请行,举国送之,其臣车驾白马,入水不溺。中河而后,白马浮出,负一旃檀鼓及书一函。发书,言大鼓悬城东南,寇至鼓当自鸣。后寇至,鼓辄自鸣。

  石靴:于阗国刹利寺有石靴。

  石阜石:河目县东有石阜石,破之,有禄马迹。

  舍利:东迦毕诚国有窣堵波,舍利常见,如缀珠幡,循绕表树。

  虮像:健驮逻国石壁上有像像。初,石壁有金色虮,大者如指,小者如米,啮石壁如雕镌,成立佛像。

  燋米:乾陀国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,其中粳米燋烂者,于今尚存,服一粒永不患疟。

  辟支佛靴:于阗国赞摩寺有辟支佛靴,非皮非彩,岁久不烂。

  石驼溺:拘夷国北山有石驼溺,水溺下,以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瓦、木等器盛之皆漏,掌承之亦透,唯瓢不漏。服之,令人身上臭毛落尽,得仙。出《论衡》。

  人木: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,山谷间树枝上,化生人首如花。不解语,人借问,笑而已,频笑辄落。

  马:俱位国以马种莳,大食国马解人语。

  石人:菜子国海上有石人,长一丈五尺,大十围。昔秦始皇遣此石人追劳山不得,遂立于此。

  铜马:俱德建国乌浒河中,滩派中有火祅祠。相传祅神本自波斯国乘神通来此,常见灵异,因立祅祠。内无象,于大屋下置大小炉,舍檐向西,人向东礼。有一铜马,大如次马,国人言自天下,屈前脚在空中,而对神立,后脚入土。自古数有穿视者,深数十丈,竟不及其蹄。西域以五月为岁,每岁日,乌浒河中有马出,其色如金,与此铜马嘶相应,俄复入水。近有大食王不信,入祅祠将坏之,忽有火烧其兵,遂不敢毁。

  蛇碛:苏都瑟匿国西北有蛇碛,南北蛇原五百余里,中间遍蛇,毒气如烟,飞鸟坠地。蛇因吞食,或大小相噬,及食生草。

  石鼍:私诃条国金辽山寺中有石鼍,众僧饮食将尽,向石鼍作礼,于是饮食悉具。

  神厨:俱振提国尚鬼神,城北隔真珠江二十里有神,春秋祠之。时国王所须什物金银器,神厨中自然而出,祠毕亦灭。天后使验之,不妄。

  毒槊:南蛮有毒槊,无刃,状如朽铁,中人无血而死。言从天雨下,入地丈余,祭地方撅得之。

  甲:辽城东有锁甲,高丽言前燕时自天而落。

  土槟榔:状如槟榔,在孔穴间得之,新者犹软。相传蟾蜍矢也,不常有之,主治恶疮。

  鬼矢:生阴湿地,浅黄白色,或时见之,主疮。

  石栏干:生大海底,高尺余,有根,茎上有孔如物点,渔人网罥取之。初出水,正红色,见风渐渐青色,主石淋。

  壁影:高邮县有一寺,不记名。讲堂西壁枕道,每日晚,人马车舆影悉透壁上,衣红紫者,影中卤莽可辨。壁厚数尺,难以理究。辰午之时则无。相传如此二十余年矣,或一年半年不见。成式太和初扬州见寄客及僧说。

  醢石:成式群从有言,少时尝毁鸟巢,得一黑石,如雀卵,圆滑可爱。后偶置醋器中,忽觉石动,徐视之,有四足如綖,举之,足亦随缩。

  桃核:水部员外郎杜陟,常见江淮市人以桃核扇量米,正容一升,言于九嶷山溪中得。

  人足:处士元固言,贞元初,尝与道侣游华山,谷中见一人股,袜履犹新,断如膝头,初无疮迹。

  瓷碗:江淮有士人庄居,其子年二十余,常病魇。其父一日饮茗,瓯中忽(面包)起如沤,高出瓯外,莹净若琉璃。中有一人,长一寸,立于沤,高出瓯外。细视之,衣服状貌,乃其子也。食顷爆破,一无所见,茶碗如旧,但有微璺耳。数日,其子遂著神,译神言,断人休咎,不差谬。

  铁镜:荀讽者,善药性,好读道书,能言名理,樊晃尝给其絮帛。有铁镜,径五寸余,鼻大如拳,言于道者处得。亦无他异,但数人同照,各自见其影,不见别人影。

  大虫皮:永宁王盐铁,旧有大虫皮,大如一掌,须尾斑点如大者。

  人腊:李章武有人腊,长三寸余,头项骨筋成就,去是僬侥国人。

  牛黄:牛黄在胆中,牛有黄者,或吐弄之。集贤校书张希复言,尝有人得其所吐黄,剖之,中有物如蝶飞去。

  上清珠:肃宗为儿时,常为玄宗所器,每坐于前,熟视其貌,谓武惠妃曰:“此儿甚有异相,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。”因命取上清玉珠,以绛纱裹之,系于颈。是开元中罽宾国所贡,光明洁白,可照一室,视之,则仙人、玉女、云鹤、绛节之形,摇动于其中。及即位,宝库中往往有神光。异日掌库者具以事告,帝曰:“岂非上清珠耶?”遂令出之,绛纱犹在,因流泣遍示近臣曰:“此我为儿时明皇所赐也。”遂令贮之以翠玉函,置之于卧内。四方或有水旱兵革之灾,则虔恳祝之,无不应验也。

  楚州界有小山,山上有室而无水。僧智一掘井,深三丈遇石。凿石穴及土,又深五十尺,得一玉,长尺二,阔四尺,赤如琥珀,每面有六龟子,灿耀可爱,中若可贮水状。僧偶击一角视之,遂沥血,半月日方止。

  虞乡有山观,甚幽寂,有涤阳道士居焉。太和中,道士尝一夕独登坛,望见庭内忽有异光,自井泉中发。俄有一物,状若兔,其色若精金,随光而出,环绕醮坛,久之复入于井。自是每夕辄见。道士异其事,不敢告于人。后因淘井,得一金兔,甚小,奇光烂然,即置于巾箱中。时御史李戎职于蒲津,与道士友善,道士因以遗之。其后,戎自奉先县令为忻州刺史,其金兔忽亡去。后月余而戎卒。

  李师古治山亭,掘得一物,类铁斧头。时李章武游东平,师古示之,武惊曰:“此禁物也,可饮血三斗。”验之而信。